在全球极端气候频发、高风险户外活动日趋普及的背景下,一支由西安工业大学学生组成的青年科技团队,交出了一份关乎生命安全的硬核答卷。他们研发的“极光哨兵”——一款基于3D龙伯透镜与RFID无线通信技术的雪域智能救援系统,正逐步成为雪山、极地、无人区等高风险环境下的“生命守护者”。
这个由“极光哨兵”团队打造的救援系统,旨在解决当前应急通讯和定位设备在极端环境中的“信号盲区”“响应滞后”和“成本高昂”等难题。传统卫星电话、GPS信标虽具备基本功能,但在高海拔、深雪覆盖、复杂地形等区域频繁失效,而普通户外爱好者又难以承受其高昂费用,导致“黄金救援时间”频频错失。
图 1 RFID系统测量与激光测距仪
“极光哨兵”的核心突破在于将3D龙伯透镜结构应用于无线通讯天线,通过增强信号聚焦与定向传输,有效提升RFID信号的传输距离与穿透力。系统支持远程数据通信、精准定位、实时反馈与多目标识别,即使在卫星信号无法覆盖的雪地、山谷,也能实现迅速定位、及时联络,极大提升救援响应效率。
图 2 单端口超高频SIM7100模块
此外,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,可搭载于手持设备、背包、雪服、雪板等户外装备,操作简洁,非专业用户亦可快速掌握。救援人员通过配套终端即可实时掌握被困人员位置、运动轨迹和信号强度,从而做出精准部署。团队还规划将该系统与无人机联动,实现空地联防,提高覆盖半径,为大范围搜救提供技术保障。
图 3 四端口超高频SIM7200模块
“我们希望用技术,为热爱自然的人提供安全底线。”团队核心成员表示,极光哨兵不仅是科技产品,更是一种青年担当的体现。研发团队由通信工程、材料科学、电子信息、人工智能等多个专业学生组成,平均年龄不足22岁,却从需求调研、原型设计、算法开发、实地测试一路摸索至产品雏形,展示了当代高校青年在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现实痛点中的硬核实力。
据悉,该项目已在多项国家级赛事中脱颖而出,并受到多家应急救援机构、户外品牌的关注。目前团队正积极推进产品工程化与应用落地,计划与政府应急管理部门、极地科考队、登山协会展开深度合作,加速推向实际应用场景。
从技术上看,“极光哨兵”不仅是一次软硬件协同创新的实践,更为国家“应急管理科技现代化”提供了新的技术样本。它精准契合《“十四五”应急管理规划》关于“提升复杂环境下救援效率”的政策目标,也呼应了智能硬件、物联网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广阔前景。
未来,团队计划将AI数据分析、大数据风控系统接入该平台,进一步提升灾情预判能力与系统自动响应能力,打造集“定位 + 通讯 + 指挥 + 分析”为一体的雪域救援智慧中枢。
“每一次技术进步,都是一次对生命的尊重。”在谈及愿景时,“极光哨兵”团队表示,他们不仅希望自己的系统被更多人看到、使用,更希望在一次次的技术优化中,为更多人带来生的希望。
当科技与责任同行,当青年与边界挑战并肩,这样的“极光哨兵”,值得全社会看见。